模板项目
模板项目
Express
框架提供了应用程序生成器,就是预先约定一些Express
框架项目的开发规范,例如:目录约束
、路由约束
...
通过应用生成器工具 express-generator
模块 可以快速创建一个应用的结构,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Express
框架的模板项目
安装依赖
Node版本大于8.2.0或者更高时,可以使用npx命令来运行Express模板生成项目,执行命令:
npx express-generator
也可全局安装express-generator
模块,执行命令:
npm install -g express-generator
安装完成后,执行命令:
# 列出可用命令参数
express -h
这里重点关注下-v
、--view
参数,用来指定Express
项目的前端页面模版渲染引擎
在工程化发展历史中,很多框架在早期设计中都支持前后端一体开发,不像现在更多地是前后端分离。 模版渲染引擎就是在后端服务中去开发、渲染前端页面,类似的技术有:
jsp
、ejs
等。
创建项目
在了解express
命令的基本可用参数后,可以直接创建名为template-demo
模版项目,执行命令:
# 创建模板项目,使用ejs模板引擎
express --view=ejs template-demo
对于纯后端的应用,可以使用--no-view
参数,创建不带模板渲染引擎的模板项目,执行命令:
# 创建模板项目,不试用渲染引擎
express --no-view template-demo
可以清晰地看见新创建了template-demo
项目:
注意下项目中的目录结构:
- public目录: 存放前端静态资源,例如:js代码、css代码
- view目录:存放前端页面,在前后端混合开发中,该目录可以用渲染引擎来接受后端数据
- routes目录:后端服务路由,一般用来约定restFul接口
- app.js:项目的入口文件,Node项目一般以
index.js
、app.js
作为入口文件,类似与Java开发中的main.java
文件 - package.json:项目信息、依赖包管理配置文件,可以在里面声明
项目信息
、开发脚本
、依赖版本
等信息 - bin:这里是框架约定的入口文件,实际开发中可以将该逻辑整合到
app.js
中
在命令行中使用命令:
# 启动服务
node ./bin/www
# 查看端口
lsof -i:3000
当发现端口3000被监听时,可以在浏览器中打开地址:http://localhost:3000,查看Express模板项目的运行情况:
简单改造
可能是由于Node发展原因,express-generator
最近更新已经是好几年前了,这就导致了模板中的一些语法,在现在的工程化浪潮中已经那么规范了。
例如: 模板代码中随处可见的var
关键字定义变量,会导致变量声明作用域问题,现在一般推荐使用let
、const
来声明
所以接下来,会对代码做一些简单的修改
推荐ES6语法
统一使用Eslint规则,对模板项目中的代码做一些格式化,例如:
改造前:
var express = require('express');
var router = express.Router();
/* GET users listing. */
router.get('/', function(req, res, next) {
res.send('respond with a resource');
});
module.exports = router;
改造后:
const express = require('express')
const router = express.Router()
/* GET home page. */
router.get('/', function(req, res, next) {
res.render('index', { title: 'Express' })
})
module.exports = router
脚本管理
在上面的演示中,启动项目是使用命令:node ./bin/www
,实质就是执行www文件中的服务监听方法。 在综合性项目中一般对服务命令做统一管理,即利用package.json
中的scripts
字段,例如:
// 项目脚本
"scripts": {
// 开发环境启动服务
"dev": "node ./bin/www",
// 清理依赖
"clean": "find . -name \"node_modules\" -type d -exec rm -rf '{}' + "
}
一般项目会配置dev
、start
、stop
、build
等命令
入口文件
在模板项目中,Express框架将项目启动的入口文件放在bin目录下管理,可以看到存在www的子文件,我想这里是为了方便 前后端混合开发时候,去区分业务。现在更多的是采用微服务的架构,一个项目做一类业务,让项目更加短效、精悍,目标更强。
因此这里更加推荐:利用app.js
来整合项目的启动逻辑,将app.js
作为入口文件,删除bin整个目录
改造后的app.js:
const createError = require('http-errors')
const express = require('express')
const path = require('path')
const cookieParser = require('cookie-parser')
const logger = require('morgan')
const http = require('http')
const indexRouter = require('./routes/index')
const usersRouter = require('./routes/users')
const app = express()
const server = http.createServer(app)
// 配置渲染引擎
app.set('views', path.join(__dirname, 'views'))
app.set('view engine', 'ejs')
app.use(logger('dev'))
app.use(express.json())
app.use(express.urlencoded({ extended: false }))
app.use(cookieParser())
app.use(express.static(path.join(__dirname, 'public')))
app.use('/', indexRouter)
app.use('/users', usersRouter)
/**
* 访问不存在的路由,直接抛出 404 错误
*/
app.use(function(req, res, next) {
next(createError(404))
})
/**
* 错误处理中间件
*/
app.use(function(err, req, res, next) {
res.locals.message = err.message
res.locals.error = req.app.get('env') === 'development' ? err : {}
// 渲染异常页面
res.status(err.status || 500)
res.render('error')
})
// 启动服务,监听端口:3000
server.listen(3000)
server.on('error', error => {
if (error.syscall !== 'listen') {
throw error
}
const addr = server.address()
const bind = typeof addr === 'string'
? 'pipe ' + addr
: 'port ' + addr.port
// 分类输出错误信息
switch (error.code) {
case 'EACCES':
console.error(bind + ' requires elevated privileges')
process.exit(1)
break
case 'EADDRINUSE':
console.error(bind + ' is already in use')
process.exit(1)
break
default:
throw error
}
})
/**
* 监听服务启动
*/
server.on('listening', () => {
const addr = server.address()
const bind = typeof addr === 'string'
? 'pipe ' + addr
: 'port ' + addr.port
console.log('listening on:', bind)
})
脚本优化
将入口文件改造好后,可以直接使用node app.js
启动项目,再访问http://127.0.0.1:3000访问路由。
这里比较推荐将该命令集成到scripts字段中统一管理,例如:
// 项目脚本
"scripts": {
// 开发环境启动服务
"dev": "node app.js",
}